地衣芽孢桿菌與其他益生菌一樣,都具有相同的作用機理與功能。地衣芽孢桿菌制劑,能夠調整腸道微生態平衡;拮抗致病微生物,改善體內外生態環境,減少疾病的發生;增強動物體的免疫功能;產生多種消化酶,提高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
1、拮抗病原微生物,維持和調節微生態平衡 有研究表明,動物腸道內寄居的微生物主要為厭氧菌。通常情況下,腸道內有益菌和致病菌保持一定比例,當條件發生改變時,這種平衡失調,致病菌大量繁殖,從而導致動物體患病。當需氧型益生菌進入消化道后,生長繁殖消耗腸道內的大量氧氣,通過“生物奪氧”使需氧型致病菌數量大幅度下降,因而起到防止動物患病的作用。田允波等(1999)指出,一般情況下,豬、雞腸道內優勢種群為厭氧菌,占99%以上,而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只占1%。以益生菌形式添加好氧菌特別是芽孢桿菌能特異性地增殖某些好氧菌,它們在繁殖過程中消耗腸道內的氧氣,造成局部厭氧環境,促進有益厭氧菌的生長,同時抑制需氧和兼性厭氧病原菌的生長,從而把失調菌群恢復到正常狀態。
2、產生有益代謝產物 益生菌在動物消化道內可產生水解
酶、發酵酶和呼吸酶等多種消化酶,有利于降解飼料中蛋白質、脂肪和復雜的碳水化合物,促進動物的消化吸收,從而提高飼料轉化率。Sogarrd(1990)報道,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具有較強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同時還能降解木聚糖、地衣聚糖、果膠、羧甲基纖維素、多聚半乳糖醛酸以及其它一些復雜的植物性碳水化合物。鄺哲師等(2005)報道,在斷奶仔豬基礎日糧中添加0.10%芽孢桿菌制劑飼養2周后,添加芽孢桿菌制劑的試驗組比對照組胃蛋白酶活性提高58.68%,胰淀粉酶活性提高24.05%,回腸內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分別提高61.00%和20.30%,差異均顯著(P <0.05)。
3、增強動物免疫能力 仔豬腸道感染時,腸道的正常微生
物調動腸壁固有層的免疫細胞通過免疫反應形成機體的二道防線。腸道細菌和其它抗原進入機體的主要通道是通過M細胞的傳遞,M細胞將抗原傳遞給抗原遞呈細胞(位于腸上皮細胞內的巨噬細胞和B細胞),抗原遞呈細胞將抗原遞呈給鄰近的T細胞,引起反應性T細胞的增殖。T細胞被激活的同時,B細胞也被激活,通過外周游離腸道固有層,開始分泌特異性的抗體。分泌型IgA由固有層的B細胞分泌到腸腔,將病原菌包裹起來,防止其粘附和促進腸道將病原菌排出體外。Fuller(1989)指出,直接飼喂活的微生物可刺激動物免疫器官發育,提高動物抗體水平或巨噬細胞活性,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潘康成等(1996)研究認為,地衣芽孢桿菌的免疫促進作用是機體經口服芽孢桿菌后,在腸道淋巴組織集合的抗原結合位點上直接作為免疫佐劑,或者通過調整宿主體內的微生物群,尤其是雙歧桿菌群起主導,間接地發揮免疫佐劑的作用,提高機體局部或全身防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