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豆粕型復合酶
玉米-豆粕飼糧中主要營養物質-玉米淀粉和大豆蛋白的可消化性并不像人們認為的那么高,而且受品種、產地及加工條件的影響差異很大,從而直接影響到飼料配方的穩定性。
玉米-豆粕型飼糧中含有較多的抗營養因子,如玉米中含有阿拉伯木聚糖、甘露聚糖,豆粕中含有果膠、甘露聚糖、蛋白酶抑 制因子等,影響養分的消化吸收。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蛋白酶等可水解非淀粉多糖、破壞蛋白酶抑 制因子,從而提高養分消化率。
幼齡畜禽胃腸道發育不完善,消化酶分泌不足,影響飼料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同時在機體健康狀態不佳或應激條件下,畜禽消化道內源酶的分泌量顯著下降,因此幼齡畜禽需要補充內源性消化酶如蛋白酶及淀粉酶等。
【玉米-豆粕型飼糧存在的問題】
問題1:玉米淀粉并沒有被完全消化
將飼喂玉米-豆粕型飼糧的肉雞回腸內容物提取、固化及染色后,電鏡下觀察:其黑色的點狀顆粒為未消化的玉米淀粉。試驗證明,玉米-豆粕型飼糧在4~42日齡肉仔雞小腸后段,淀粉消化率僅有82%,并且隨年齡的增長并沒有提高的趨勢。
問題2:畜禽機體內不能分泌消化非淀粉多糖的酶類
非淀粉多糖(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纖維素、果膠等)構成植物細胞壁,束縛住細胞內養分,阻礙消化酶與養分的接觸,因此營養物質難以完全被消化吸收。
問題3:豆粕中存在抗營養因子
豆粕抗營養因子(蛋白酶抑 制因子、植物凝集素等)抑 制蛋白酶活性,阻礙蛋白質的消化,并且刺激腸粘膜上皮細胞改變滲透壓,易導致畜禽下痢,從而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問題4:幼齡畜禽胃腸發育不完善,消化酶分泌不足
幼齡畜禽胃腸道發育不完善,消化酶的不足對營養物質的消化率遠低于成年動物。據測定肉仔雞胰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脂肪酶的活性分別到10、7、12及10日齡才達到峰值。
產品特點:
S-CS2000玉米-豆粕酶主要包含阿拉伯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膠酶、纖維素酶、蛋白酶、淀粉酶等。
針對性強:針對玉米-豆粕型飼料中非淀粉多糖(NSP)的種類和抗營養特點配制的復合酶制劑,針對性強,效果更佳。
酶系豐富:含有穩定的高活性的阿拉伯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膠酶、纖維素酶、蛋白酶、淀粉酶等。
技術先進:采用具有技術的菌種,經過先進的液體深層發酵和穩定化后處理技術以及先進的制粒包衣技術而成的復合酶制劑。
穩定性:在貯存運輸中復合酶具有較高的穩定性,耐高溫性。